译铭公告播报:
当前位置:首页 >> 个人服务 >> 预览个人简历信息   提醒:任何一种简历保密设置,都不会影响您在线投递简历。
 
个人信息
姓 名: 朱译员  [编号]:746 性 别: 男 
擅长专业: 机械,经济 出生年月: 1984/1/1
民 族: 汉族 所在地区: 天津 天津
文化程度: 本科 所学专业: 日语工商管理双学士
毕业时间: 39986 毕业学校: 南开大学
第一外语: 日语 等级水平: 国际一级,专业八级
口译等级: 四级 工作经历: 1 年
翻译库信息
可翻译语种: 日语
目前所在地: 天津 天津
可提供服务类型: 笔译
每周可提供服务时间: 兼职
证书信息
证书名称: 日语专业八级
获证时间: 2009/3/1
获得分数: 良好
证书名称: 日语国际一级
获证时间: 2008/4/1
获得分数: 299
工作经历
工作时期: 2008/9/1--2008/11/1
公司名称: 天津一汽丰田
公司性质: 合资企业
所属行业: 生产/加工/制造
所在部门: 组装课
职位: 技术支持翻译
自我评价: 翻译了《汽车专业学习技术》一书
工作时期: 2008/12/1--2009/3/1
公司名称: 机械工业出版社
公司性质: 国营企业
所属行业: 其他
所在部门:
职位: 兼职
自我评价: 翻译《机械制图的识读》一书,今年下半年出版。
笔译案例信息
案例标题: 《机械制图的识读》
原文: 原文是一本书,估计今年下半年会出版,我一下提供部分目录与第一章的部分译稿!
译文: 解读图形 机械图纸的方方面面 ---------------------------------6 投影法 ---------------------------------------------8 第一角法 -------------------------------------------10 第三角法 -------------------------------------------11 第一角法与第三角法的区别 ---------------------------12 辅助投影图 -----------------------------------------14 局部投影图 ----------------------------------------15 轴测图 ---------------------------------------------16 等角图的画法 ---------------------------------------18 斜形图的画法 ---------------------------------------20 扩散图的画法 ---------------------------------------21 比例 -----------------------------------------------22 图线 -----------------------------------------------23 剖视图 ---------------------------------------------24 全剖视图•半剖视图 ----------------------------------25 部分剖视图•局部剖视图 ------------------------------26 阶梯剖面图•旋转剖面图 ------------------------------27 合成角剖面图•几种特殊的剖面图 ----------------------28 剖视图中按照不剖来处理的部分 -----------------------29 简化画法 -------------------------------------------30 中间部分省略的图形 ---------------------------------30 面与面相贯部分的图形--------------------------------31 滚花部分省略的图形 ---------------------------------32 有数个相同种类孔的图形 -----------------------------32 在圆筒内含有平面的图形 -----------------------------32 轮廓线•不可见轮廓线的省略图 ------------------------32 用想象线表达的图形 ---------------------------------33 用一个图表示两个零件 -------------------------------33 可动部分的图 --------------------------------------33 连续表示同一形状的图 -------------------------------34 表达组装零件的图形 ---------------------------------34 需要后工序加工的图形 -------------------------------35 显示和实际位置不同的图形 ---------------------------35 钢的板材及型材的尺寸标注 ---------------------------45 各种孔的尺寸标注 -----------------------------------46 倾斜部位的倒圆,倒角的尺寸标注 ---------------------48 当图形大小和标注的尺寸不同时 -----------------------49 变更尺寸的图形 -------------------------------------49 用坐标标注尺寸 -------------------------------------50 配合和配合代号 -------------------------------------54 间隙配合,过渡配合,过盈配合 -----------------------55 经常使用的基孔制配合尺寸偏差 -----------------------56 表面粗糙度 -----------------------------------------60 表面粗糙度的表示 -----------------------------------60 表面粗糙度的种类 -----------------------------------61 表面粗糙度在图纸上的标注 ---------------------------62 加工方法的简略代号和加工痕迹的代号 -----------------64 表面弯曲 -------------------------------------------65 形状和位置公差 -------------------------------------66 螺纹的牙型和种类 ---------------------------------71 普通螺纹 -------------------------------------------72 螺纹的尺寸标记 -------------------------------------78 标准螺纹件 -----------------------------------------80 螺栓•螺母 ------------------------------------------80 小螺钉•止动螺钉 ------------------------------------82 齿轮 -----------------------------------------------84 齿轮的构成 -----------------------------------------84 齿轮的图示 -----------------------------------------85 直齿圆柱齿轮的尺寸表示 -----------------------------86 直齿圆锥齿轮的尺寸表示 -----------------------------90 蜗杆和蜗轮 -----------------------------------------92 螺旋齿轮的尺寸表示 ---------------------------------94 准双曲面齿轮(偏轴锥齿轮)的尺寸表示 ---------------94 滚动轴承 -------------------------------------------96 滚动轴承的各种形式 ---------------------------------97 滚动轴承的简图和特征画法 -------------------------100 滚动轴承的尺寸表示 ---------------------------------102 弹簧 -----------------------------------------------104 锥度(拔梢)----------------------------------------106 销 -------------------------------------------------107 键 -------------------------------------------------108 铆钉 -----------------------------------------------109 焊接坡口各处的尺寸和名称 --------------------------112 材料代号的识别 ------------------------------------114 主要金属材料的代号 --------------------------------116 倒角和倒圆的尺寸 ----------------------------------122 微小倒角 ------------------------------------------123 省略的尺寸 --------------------------------------124 螺纹倒角的尺寸 ------------------------------------125 V 型槽的加工尺寸 ----------------------------------128 燕尾槽的加工尺寸-----------------------------------129 必须考虑磨削余量的图纸 ----------------------------130 铸件图 --------------------------------------------133 使用螺纹夹具的加工图 ------------------------------140 使用开口夹具的加工图 ------------------------------142 使用夹紧夹具的加工图 -----------------------------143 机械图纸的实例 -----------------------------------148 素描图 --------------------------------------------158 一. 解读图形 把立体的实物,用平面的图形表现出来,就必须知道对此物体的观测方向以及绘图规则。一般被称作制图通则,是遵循“日本工业规格(JIS)”制定的。 1.1 机械图纸的方方面面 种类 图纸按照用途来划分,有制造图,计划图,订货图,确认图,概算图,说明图等等。施工人员经常使用制造图。 制造图按照内容又可分为下列几种 •零件图 详细表达要制造的机械零件的每一个细节,工人将依照它进行加工。因此,必须记载制造所需要的一切内容。 •装配图 表现把零件成品组装完成的状态。由其可以知道各个零件的相互关联性,并可依照图纸进行装配。 另外,过大物体以及构造复杂的物体有时在一张图纸上画不开,可以分成若干区域分别画装配图。这种情况称作部分装配图。 •工程图 为了便于加工零件图上的物体,绘制的明确每道工序的图纸。特别是对加工方法进行正确的指定,可称作是站在制造者立场上的图纸。 大小 图幅如果大小不一,保管和使用都非常不便。为此,JIS机械制图中规定了图幅的尺寸分为A0, A1, A2, A1, A4共五种规格。 尺寸最大的是A0图纸,表示图纸的尺寸是A类0号图的意思,图纸面积正好是1m2。 如下图所示A0的一半大小就是A1,A1的一半就是A2。这样,A1→A2→A3每一种依次对折,图纸的幅宽和长度之比始终是1: 。 图纸的尺寸除了A类以外还有B类。B类主要用于书和招贴类,制图中不怎么使用。 A0=1189×841 A1=841×594 A2=594×420 A3=420×297 A4=297×210 图1.1 图纸的尺寸和比例(A类图纸尺寸) 图纸按照用途和画法的不同是有区别的。机械制图首先是由设计者绘制原图,然后按照原图描绘在描图纸上,最后把原图显像在感光纸上,这样图纸就完成了。 式样 图纸的式样分为一件一式和多件一式。其各有如下特征。 •一件一式 是和制造图的大小,难易等无关,每一个零件绘制一张图纸的方式。 其特点是每一个零件都绘制一张图纸,形成一个一个零件加工时都很清楚的图纸。可是,即使是简单的零件和小型的零件都要各自单独绘制一张图纸,很是麻烦。 •多件一式 把装配图的一部分或者全部零件绘制在一张图中的方式。 这种场合,可以把装配图和零件图一起集中绘制在一张图纸中。 其特点是零件和装配之间的相互关联非常明显易懂,还可节约图纸的数量。可是,容易产生制造加工时看错尺寸的错误,还有图纸上往往还显示了一部分加工中不必要的尺寸。 1.2 投影法 我们看到的机械制图都是遵循投影法绘制的,所以必须理解投影法的概念。 把立体的物体表现在平面的图纸上,沿什么方向观察,必须画在什么位置上,用什么方法绘制都是有规定的。 在和物体离开一点距离的地方放置一个和物体一面平行的屏幕,当和此屏幕垂直的光线照射物体时,物体前面形状的投影就映照在屏幕上。这个屏幕所在的平面就是投影面,映照在屏幕上的影像就是投影图。 图1.2 投影 •四个空间和画法 接下来使两个投影面垂直相交,分成4个空间,构成了4个直角面。在这个空间中从右上方开始逆时针旋转,依次称作第一角,第二角,第三角,第四角。 将物体置于空间中绘制投影图时,必将放置于第一~第四角者四个角中,用第二角画法和第四角画法,在平面上表达投影时,两种投影法产生了重复的,较难理解的图形。因此,JIS机械制图(JIS B 0001)的投影图规定使用第三角画法。 在各种各样的制图中,特别是机械制图由于第三角画法易看,错误少等特点被广泛使用。第一角画法被用于造船,建筑等大型物体中,在以英国为中心的欧洲广泛应用。与之相对应的第三角画法又被称作美国式画法,在美国的机械制图领域中广泛使用。 图1.3 第一角~第四角的四个空间 •各面的名称 要想全面表达物体的形状,必须描绘从各方向看到的投影图。在被认为是物体正面的方向由前向后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作主视图。由物体的上方向下观看所得的视图称作俯视图。从物体的侧面观看所得的视图称作侧视图。在侧面视图中,相对于主视图由物体左方向观看所得到的视图称为左视图,由物体右方向观看所得到的视图称为右视图。从下方观看所得到的视图称作仰视图。 上述的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仰视图中,为了完整表达一个物体,可以把五个投影图全部绘制出来,但是实际应用中,最好是仅仅画出能够判断物体形状的尽量少的视图。 一般情况是画出主视图,俯视图和一个侧视图就可以大体明了图纸的意思了。其中,只有主视图和俯视图,或者只有主视图和侧视图,进而,仅仅有主视图就能充分表达的简单形状的物体也是不少的。 •“主视图”的选择方法 物体的主视图和侧视图的选择并没有严格的规定,一般把最能够表现物体整体结构形状特征的面作为主视图来表达的面是比较方便的。要注意并非有专门规定只有某一面才是主视图的面。 仰视图 俯视图 右视图 主视图 左视图 后试图 右视图 主视图 左视图 后试图 俯视图 仰视图 (第一角画法) (第三角画法) 图1.4 各投影面名称 图1.5 三视图(主视•俯视•侧视) 1.2.1 第一角画法 图1.6 把照片中的物体用第一角画法表示 •投影面 将物体置于第一分角内进行投影,把投影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展开,并在主视图的下方绘制俯视图。为此,第一角画法是把物体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投影到后方的垂直面中,把物体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投影到下面的水平面中。同样在侧视图中也是把从右面看到的形状投影到左侧的垂直面中,把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投影到右侧的垂直面中。这样,第一角画法的原则就是始终将物体置于垂直投影面的前面。 将在各投影面绘制出的主视图,俯视图,右视图展开,就得出以主视图为中心,下面对应着俯视图,左侧对应着右视图的配置方式。 •注意图形的方向 对于主视图来说,俯视图,侧视图如果是左右对称的则不必考虑图形的方向,非对称时必须注意图形的方向不能错误。 在第一角画法中,把物体垂直立于投影面中,侧视图和俯视图相对于主视图是向外侧展开的图形。即主视图投影面不动,俯视图向下方展开,右视图向左外侧展开。 1.2.2 第三角画法 图1.7 把照片中的物体用第三角画法表示 •投影面 将物体置于第三分角内进行投影,把投影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展开,并在主视图的上方绘制俯视图,在主视图的右侧绘制右视图。这是和第一角画法相反的。 第三角画法是把从正面看到的物体形状投影到位于物体前面的投影面上去;把从物体上方看到的形体就直接把上方的平面当作投影面画出图形。侧视图也是如此,把右视图放在主视图的右侧,左视图放在左侧,各自沿着投影视线配置。这样,就把投影面置于物体和观测眼之间的位置。 •注意图形的方向 第三角画法中各投影面因为总是至于物体的前方,所以展开时图形是指向内侧的。 为此,第一角画法和第三角画法的投影图配置和图形的朝向是不同的。 图1.8 第三角画法的投影面朝向内侧 1.2.3 第一角画法和第三角画法的区别 图1.9 需要区分是第一角画法还是第三角画法 •必须明确表示是第一角画法还是第三角画法的场合 图1物体的侧视图中哪一个是正确的呢?在现有条件下还不能够确定。在这里如果不确定是第一角画法还是第三角画法就不能做出正确判断。和物体的照片对照一下就知道(1)作为第三角画法,(2)作为是第一角画法就是正确的了。可是,仅仅依靠图纸如果加工者把(2)看作了第三角画法的视图,小孔的位置将打在相反的一端。 为了防止此类误会,在图纸的右下方明显的地方标注出如图1.10所示的用以区别投影画法的识别符号。在同一公司内部,统一规定了用第一角画法还是第三角画法的场合以及不会产生误会的场合,通常不必特意标注区别投影画法的识别符号。但是,有些正从第一角画法向第三角画法转变的公司的场合和把图纸交与采用不同投影画法的外加工企业进行外加工的场合,为了不出现错误,需要标注出识别符号。 图1.10 区别第一角画法和第三角画法的识别符号 •在采用第一角画法的图纸中,局部采用第三角画法表示的场合 通常在一张图纸中有不能混用第一角画法和第三角画法的原则。但是,在局部把投影方向用箭头和符号标出,如图1.11所示采用第三角画法,只把此部分画出。如果这种清况下还采用第一角画法,视图将非常不容易表现。 图1.11 局部采用第三角画法表达 •第三角画法的优点 在细长物体的场合,如图1.12所示如果用第一角画法描绘,由于从右侧看到的侧视图画在左侧,和想要表现的图形位置相距较远,不宜观察。 如把它用第三角画法表达,因为是把从右侧看到的侧视图立刻就在右面表达出来,主视图和侧视图的位置关系非常明确易懂,尺寸也易于标注。 可以认为以上这样细长的物体等采用第三角画法可以绘出很好的图纸。其他适合采用第三角画法的场合主要有: (1) 因为是在两个投影图中标注尺寸,所以易于防止重复标注,漏注,标注错误等。 (2) 绘制辅助视图(斜视图),局部视图的场合,可以在紧靠原图的部位绘制,非常易于读图(后面详述)。 (3) 在表示断面图的场合,用第一角画法绘制的图纸由于需要混用第三角画法,因此必须在这些有区别的地方明确标识,由此产生不便。 等上述优点。 图1.12 细长物体采用第三角画法较好 1.2.4 辅助图(斜视图) 图1.13 斜面上的孔和槽等需要辅助视图(斜视图) 图1.14 倾斜面全体的辅助视图(斜视图) 图1.15 只在倾斜座面局部上的辅助视图(斜视图) 在物体一部分倾斜的场合,仅仅用如前所述的垂直投影面,不能够表示其实际的形状。在这种场合,考虑在和物体倾斜面平行的位置设置一个投影面,在这个投影面上绘制出斜面的形状,这种方法叫做辅助投影法。 特别是在有和斜面垂直的孔和槽的情况下,能够按照实际的尺寸画出它的形状,配置等,还易于标注尺寸。 一般情况下,只是对读图的人需要的部位用辅助投影法表示,其他部分给与省略。 像这样的辅助视图(斜视图)为了便于理解,希望在原图的临近处绘制,所以全部使用第三角画法表示。 1.2.5 局部视图 图1.16 垂直面和水平面的局部视图 图1.17 键槽的局部视图 图1.18 直齿圆柱齿轮的键槽局部视图 图1.19 比较普通的视图(A),左右分开的局部视图(B)易懂 把仅仅表示物体水平面或垂直面的一部分,只需明确这一部分形状的图称作局部视图。把向水平投影面投影的图形称作局部俯视图,向垂直投影面投影的图形称作局部侧视图。这种情况下均是用第三角画法表达。 在其他一些场合,也能够使用局部视图。例如,左右两侧具有不同侧面的物体,只在一个方向的侧视图中全部表示出可见的部分,有时反而难以看清。这种情况下,如果左右侧面各自分别画出,即把左侧部分绘制出左视图,右侧部分绘制出右视图,则非常清楚易懂。 1.3 示意图(轴测图) 通过阅读机械图,完成从材料加工为成品的第一步就是把用第三角画法或者第一角画法描绘在平面上的图形在脑海中反映出立体的物体实形。 简单的图形很快就能够看出其实形,如果看起来复杂的图纸或容易看错的图纸,首先用粘土等制成立体模型。除了粘土之外,能够自由改变形状的柔软物质,或者易于切削的木材,炭,石灰,小个物体可用粉笔等这些可以简便的用小刀来切削,所以也可以用来制作模型。 特别是对组合零件复杂的形体和阶梯方向容易混淆的物体等是非常有效的确认手段。 看一看这个图形的立体形状 把粘土揉成块 → 捏成立方体 → 参看主视图切削大体形状 → 参看侧视图切削精细部分→ 完成粘土制作的立体模型 → 实际的物体 图1.20 立体模型1 看一看这个图形的立体形状 先把容易制作的凸起部分作出形状 → 用小刀切出台阶 →粘土制作的成品立体模型 实际的物体(零件1)→ 实际的物体(零件2) → 组装后的实际物体 图1.21 立体模型2 1.3.1 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把绘制在一个平面上,看起来宛如从三个方向都能看到的富有立体感的图形称作立体图。 在立体图中,把左右等角度的画法称作正等轴测图法,如下图1.22所示左右各仰起30度角为原则。 图1.22 左右仰角不同的场合可以称作不等轴测图,由于较难正确的绘出,所以被认为还是不用为好。 因为我们在看物体时越远看起来越小,所以,若要正确的绘制立体图,应该适当的画小一点,正等轴测图法中,使用等角投影图尺(为普通尺度0.82倍的缩小尺)就可以正确的画出来。 可是,在普通的机械制图中,可以把三个轴方向的长度绘制成和实际长度相同的长度。 接下来我们给出一些用正等轴测图画法绘图时前后顺序的一些实例。 平面图 (1) 在三轴中按照正投影图画出长,宽,高 (2) 绘出内部凹陷部分的轮廓 (3) 用粗实线绘出轮廓 (4) 描绘出全轮廓的粗实线,擦去不要的线 图1.23 例1:长方体 平面图 (1) 用框围起六棱柱的平面 (2) 在框的边上按照六棱柱的平面标出a~f (3) 用粗实线画出连接六棱柱上从a~f的各点 (4) 把框涂去完成作图 图1.24 例2:六棱柱 平面图 (1) 在曲面变化的地方取点 (2) a~e的各点按照平面图标出 (3) 要使曲面部分醒目时 图1.25 例3:曲面 1.3.2 斜轴测图的画法 作为绘制立体图形的方法,斜轴测图和正等轴测图同样被经常使用。 虽然对于形状复杂的物体正等轴测图法有优势,但是,斜轴测图法的长处是能够把正投影法中的主视图直接用作立体图的正面,这样绘制起来就很容易。 首先绘制投影图的主视图,为了表现其进深,右侧应上扬或下垂来绘出。决定进深的方法虽依图的大小而不同,但比实际尺寸的比例缩小约四分之三左右,较容易体现立体感。 斜轴测图进深的角度经常使用以下几种:右侧上扬30°;右侧上扬45°;右侧上扬60°;左侧上扬30°;右侧下垂30°。 图的垂直部分能够保留主视图部分,但是倾斜面描绘的是侧视图的倾斜状况。 ▲ 右侧上扬30° ▲ 右侧上扬45° ▲ 右侧上扬60° ▲ 左侧上扬30° ▲ 右侧下垂30° ▲ 图的垂直部分能够保留主视图部分,但是倾斜面描绘的是侧视图的倾斜状况。 1.3.3扩散图的画法 如果想立体的表示若干零件组合起来的装配图,直接绘制出来会有一些难以清楚表达的地方。因此,绘制这样的装配图时,为了知道其装配方法,要把各个零部件按照相互关系分解开来,分别绘出其立体图,这就是扩散图。表达装配图中个零件的相互关系,要充分利用中心线。 图1.3.1 在装配图中,充分利用中心线能够明确的表达各零件的相互关系 图1.3.2 普通车床刀架部分的扩散图 1.4 比例 用图形表示物体,可以画成各种大小。这些大小的比较称作比例。比例分为原值比例,缩小比例,放大比例3种。 •原值比例:绘制图形的尺寸按照和实物同样大小。 •缩小比例:绘制图形的尺寸按照比实物小的比例。 •放大比例:绘制图形的尺寸按照比实物大的比例。 机械制图的比例按照实物的大小,疏密,图纸的大小来决定。比例用A∶B表示。A是所绘图形对应的长度,B是被画实物的实际长度。原值比例时A与B都为1,缩小比例时A为1,放大比例时B为1来表示。常用的比例如下所示: •缩小比例= 1∶2 ;1∶5 ;1∶10 ;1∶20 ;1∶50 ;1∶100 •原值比例= 1∶1 •放大比例= 2∶1 ;5∶1 ; 10∶1 ;20∶1 ;50∶1 还有所绘图面的比例在图中右下方的标题栏中注出。在同一个图面内使用不同比例时,是采用每个图形单独标志比例,还是标在标题栏中,特别使对于多个零件绘于一张图纸的场合要特别注意。 另外,图纸中有部分尺寸其大小不符合比例时,应标注上[不符合比例],并在所注尺寸下面画出着重线,以免误解,对于明显不会产生误解的图面也有不特意标注的情形。 此外,上述的比例均为米制单位,英国和美国的制图是使用英制单位,要注意其和米制单位的区别。 标尺 原值比例 1∶1 缩小比例 1∶2 放大比例 2∶1 ▲ 此为紧定螺钉图,此时很明显用原值比例绘制看起来很适当,缩小比例1∶2的图形面积相对于原值比例只有1/4,而放大比例2∶1则是4倍,对于缩小比例1∶2,放大比例2∶1其图形有超出想象的缩小,扩大。 因此,能够用原值比例绘制的图形尽可能用原值比例绘制,这样易看且较少出错。不得已使用缩小比例,放大比例时应当选用易于判断实物大小,易于绘制图形和标志尺寸的比例。 1.5 图线 机械制图中使用的线型有下列4种。 实线 虚线 点画线 双点画线 此外,还有称作点线的,由于画起来很繁琐,现在不用了。所用线型的宽度一般分为细线和粗线2种。还有用于切口涂黑的特粗线。线宽的比率为细线为1,粗线为2,特粗线为4。线型的宽度系列定为0.18,0.25,0.35,0.5,0.7,1,1.4,2。单位为mm。 表 线的种类和用途 用途 示例 名称和说明 使用场合 外形线 粗实线 表示物体可见部分形状的线 不可见线 细虚线和粗虚线 表示物体不可见部分形状的线 中心线 细实线或点画线 表示图形中心的线 想象线 双点画线 表示物体的位置关系,移动范围等的线 切断线 用细点画线在端部及转向部用粗实线并画出箭头 表示在非中心处剖切地点的线 破断线 细实线画的波浪线或折线; 徒手绘制波浪线 表示物体断裂处的线 尺寸线,尺寸界线 细实线。尺寸线两端绘制箭头或黑点 标注尺寸所用的线 指引线 细实线 标注尺寸,加工方法等的线 剖面线 细实线,倾斜45度角间隔2~3mm的平行线 表示剖面的线 表 同一图面中线型宽度的搭配示例 细线 粗线 特粗线 1.6 剖视图 若想绘制出物体内部不可见部分的图形虽然可用虚线表示,但往往造成内部构造线看起来产生重叠,杂乱,形成非常难以阅读的图面。 这种情况下,如果需要看清其内部的形状,就要把物体处于宛如剖开的状态,并把其断面用图表示出来,就称作剖视法。用剖视法表示的图形称作剖视图。 在用于机械加工的图纸中,为了明确显示其内部构造剖视图被经常使用。虽然通常用倾斜45度,间隔2~3mm的平行细实线来表示剖面图的断面,但原则上剖面线不画出。可是为使读者易于看懂图纸为第一优先,无论对于明显的剖面还是不明显的剖面可以用这样的剖面线或在剖面周边涂上淡淡的晕影。 剖视法原理 ▲ 箱形的立体图 ▲ 用剖面从中央垂直剖开 ▲ 移去剖切面前面的部分则可以看到内部 ▲ 用三角法投影表示呈现出这样的剖视图 ▲ 虽然向右上倾斜45度的剖面线最常用,但2个以上零件紧靠在一起时剖面线的方向和角度要变化。 不好 好 不好 好 ▲ 这个零件是剖面线按照45°绘制,图面看起来不好的例子,这种情况下可把剖面线变更角度绘制 1.6.1 剖视图的种类 (1)全剖视图 按照上述剖视法的原理,定下了零件的基本中心线,从中全部剖开所显示的图形。 ▲ 把实际的零件剖开后的全剖视面 ▲全剖视图 (2)半剖视图 是指当零件按中心线对称时,只需把中心线一侧的部分剖开,另一侧则通过视图来表示的一种剖视方法。 这种剖视方法,通常用于上下、左右对称且零件的外形与内部结构须同时表达的情况下。 ▲把实际零件剖开后的半剖视图 ▲半剖视图 (3)部分剖视图 部分剖视图是把零件的任意一处剖开,通常用于要局部地表达零件内部构造的情况下。 这时,为了更好地显示剖开部分的情况,通常用不规则的细实线、破断线来画出其分界线。 使用部分剖视法的情况包括:如果对零件进行全剖,必要部分的外形就难以表示时;零件整体的外形图非常简单,而且其有必要进行部分剖视时。 ▲ 实际零件剖开后的部分剖视图 ▲ 部分剖视图 (4)局部剖视图 是将物体的一部分剖开,然后在原位置或剖面线的延长线上旋转90°,来局部地显示剖面的形状及大小的一种视图方式。 例如吊车的挂钩、手柄的柄部常用的就是局部剖视图。 当剖面形状直接在图形内显示时要使用虚线。 ▲局部剖视图(吊车用挂钩) ▲局部剖视图(手柄的柄部)
案例标题: 《汽车专业学习技术》
原文: 由于是内部秘密资料,不能提供原文以及译文。
译文: 由于是内部秘密资料,不能提供原文以及译文。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翻译案例 | 服务价格 | 家教服务 | 付款方式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9 yiming.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翻译公司(宁波翻译)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浙ICP备11029344号-1   技术支持:宁波翻译公司